网站首页

8组关键词,见证更加开放的中国

2024-01-29[db:作者]

2023年,中国持续推进更加开放的进程,取得了重要的制度性进展,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了贸易结构,为全球合作共赢注入了中国的力量。

回顾2023年,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举措和成就?下面是关于这八组关键词的介绍:

关键词:展会

线下展览活动蓬勃发展

“我们带来了*新的产品,向中国的消费者展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们与新老朋友进行双向交流的理想场所”……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2023年2月,商务部宣布全面推动线下贸易展览活动的恢复。两个月后,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3382个消费**品牌参展。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供应链博览会等重要展览会也如期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纷纷来到中国展示全球**。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仅在2023年前9个月,国内专业展馆共举办了3248场各类展览活动,同比增长了1.8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32.4%。其中,大型展览会有1908场,同比增长了2.3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56.9%;总展览面积为7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7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51.5%,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展览面积。

各类展会成果如何?一组数据可窥一二: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2023年服贸会共达成成果1100余项,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第六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中国加快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展会矩阵,赢得多方点赞。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说:“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开放不仅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投资,还在于以开放心态接受新想法,推动人文交流。”

关键词:制造业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2023年,制造业领域迎来对外开放“重磅”举措——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此前,制造业领域已有多项对外开放利好政策: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从“不断放宽”迈向“全面取消”,意味着什么?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既彰显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李大伟说。

2023年前10个月,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2834.4亿元,同比保持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速达到9.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4.6%、14.8%。

“中国制造”磁力不减,除了制造业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也在显著上升。2023年三季度,中国贸促会对700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其中67%来自制造业。调研结果显示,受访外资企业连续三个季度认为“技术创新与研发”是中国市场*大的发展机遇。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也将有利于本土企业在和外资企业深入合作与良性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进而成长为世界**的跨国企业。”李大伟说。

关键词:服务业

更有序、更高标准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您知道吗?除了货物贸易,金融、文旅、医疗健康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也是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中的关键一环。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国际债券发行和跨境企业合并收购等业务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北京顺义天竺综合保税区,首家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外音乐演出经纪公司坐落于此,标志着文化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2015年至今,中国已有11个省市成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2023年前三季度,这11个试点省市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13.2万亿元,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69.7%;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508.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55.6%。

202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支持北京深化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了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优化贸易投资制度安排等措施。作为全国**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示范区将持续推进创新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为全国服务业开放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做出积极贡献。

“试点示范聚焦服务业产业发展,持续提升开放水平,加大改革力度,已经陆续总结推广了9批*佳实践案例或试点经验,涉及190多项在全国首创或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的创新成果,为全国服务业开放积累了新经验,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探索了新路径。”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说,下一步,将以北京示范区以及10个试点省市实践为基础,进一步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发挥试点示范对全国服务业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

1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创造了一批批重大工程项目。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至吉布提港口的亚吉铁路,自开通商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货物743万吨、旅客近53万人次,运输收入保持着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5公里外杰赫勒姆河畔的卡洛特水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年以上,满足了当地500余万人的用电需求。

共建“一带一路”,涌现出一批“小而美”项目,赢得赞誉。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以北约200公里,中国企业承建的马哈拉佩水厂升级项目,解决了困扰当地人多年的喝水难题。中国在柬埔寨援建投用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极大改善了当地医疗条件,降低了当地居民看病花销。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功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有760万人脱离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将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已累计开行了8.1万列,覆盖了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并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期间取得了369个务实合作成果,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成果落地实施。这些实际合作成果有效地加深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与人文互通。

关键词:自贸区

自贸试验区中的创新成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个自贸试验区,已经迎来了建设的第十个年头。它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全国首个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创的自由贸易账户等等。

聚焦投资便利、贸易便利、金融开放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10年间,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基本确立。在汽车整车制造、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旅游服务等多个开放领域,上海自贸试验区实现了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

10年间,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达到了8.4万户,新设外资项目超过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达到586亿美元,意味着平均每分钟有超过1万美元的实际外资到账。

“头雁”引领,“雁阵”齐飞。10年间,中国陆续设立了22家自贸试验区。2023年11月1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并迎来首批35家企业入驻,签约落地项目资金超过176亿元,涵盖商贸物流、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加工等领域。作为中国设立的第22个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也是国内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

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先发优势,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10年来,各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形成了一批批突出创新成果。2023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

关键词:“新三样”

外贸“新三样”在全球广受欢迎

服装、家具、家电——这些是中国出口海外的传统产品。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些是中国目前在全球热销的“新宠儿”。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了41.7%,表现出色。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1—9月期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累计达到了486.0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能占据全球市场的80%以上。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货物贸易结构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分析称,“新三样”出口保持高增长,既有产业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也受益于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能力,同时也受到相关政策的推动。

“国际市场对‘新三样’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国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同时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是全球*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自然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供应商。”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

虽然“新三样”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三样”将退去舞台。相反,随着中国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老三样"正在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以服装为例,如今中国每年生产超过700亿件服装,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额在全球范围内占比约为1/3。从服装到新能源汽车,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全球提供了更优质、更高端的多样化产品。

关键词:数字贸易

“数字化买卖”更受欢迎

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海外收入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30亿元,海外用户数量超过1.5亿人,中国已经向海外输出了超过一万部网文作品......

随着数字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中国游戏、网文等形式丰富的数字产品正加速向全球扩张;数字化货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商品买卖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全球消费者的欢迎。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推动着数字贸易蓬勃增长。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介绍说,数字贸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数字交付为特点的贸易方式,贸易对象是数据;二是以数字订购为特点的贸易方式,通常是跨境电商交易的货物,但是通过数字订购来实现。“数字贸易正在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动力。”王受文表示。

时至今日,中国数字贸易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23年前8个月的数据,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到了1.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0.4%。在1-9月这个时间段内,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4.4%,在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量中占比达到了5.5%。中国跨境电商的贸易伙伴已经覆盖了全球,成为了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链*完善的国家之一。

目前,随着中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消费领域也开始涌现出一些新的业态和应用场景,例如网络游戏、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等,这些都激发了数字贸易的发展潜力。在生产领域,云展会、远程办公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生产新模式如云外包和平台分包也在不断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云端经济”生态。

王受文表示,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建立和完善数字贸易促进政策,营造良好的数字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有所进展,以下数据加以证明:

在8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共发行了58支熊猫债,发行规模总计10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8.2%,发行数量和金额均已超过了去年的全年总量。

根据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的数据,在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中的涨幅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从年初的3.9%上升到了5.8%,首次超过了欧元。

截至9月底,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达到了3.3万亿元人民币,较5年前增长了近200%。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了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在2023年将持续增强,结算、交易、价值贮藏等方面的应用将取得丰硕的成果。报告显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功能得到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也有所提高。在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跨境理财通”等多个投资交易领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实现了稳步的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能够稳步推进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庞大的规模和稳健的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了强劲的推动力。中国坚定地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的原则,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水平,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Copyright © 2024-2025 郑州丰元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23000505号-6 XML地图 郑州丰元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电话:0123-12345678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国际财富中心